星期二, 九月 09, 2008

数字的故事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 卫灵公>

林德宜博士说:“因为我无法认同米占的声明,也为了捍卫学术研究的独立与无党派的地位,我很遗憾地声明,我将在本月杪起辞去中心主任的职位。”

一个隶属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ASLI)的公共政策中心(CPPS)的一位董事辞职有什么大不了?无非是每天在职场中打转的芸芸众生其中之一而已,为何必须高姿态的向公众发文告阐述?这当然不是一般的职场上的调动。事情是在惊动了尊贵首相的一组数字下而引发的后遗症,这辞职的动作,有向公众显现不满的因素。要是林博士是上引的“邦无道”来陈述目前的国家状态,那么这就是对目前的政治状况莫大的讽刺。当然,如果给林博士缩小“邦”的范围,也至少是对前首相之子米占领导的研究院有莫大不满。

林博士是否儒林中人,很难在片面的报道下有全面的描绘,借用儒家的话来给他戴上帽子是不公平的。然而,就个人而言,上司为自己坚持没有错的数据作出公开的道歉,显然也是对整件事不公平的。所谓的“无道”,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解释做不公平的。

为什么对一组45%的数字引起上层人士围攻?这组数字很明显的是争执的根源。须知首相署经济策划组(EPU)冠上的官方的名堂,18.9%才是政治正确的数字。中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数字不是会说真话的绝对客观的表述吗?其实,说到底,数字也无非是服务人群的,置放在权力架构下的数字,透不过重重的“机密”,所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在幕幛重重下,所谓的数字,很多时就有如以往有人动辄以百分之九十九来讲述他心目中的大多数一样,根本不能作准。无论这组数字实际上应该是多少,它服务的目的仍然是以种族架构为分配资源的原则,亦即仍然活在大家心中有数的新经济政策里的30%。这种以种族作为贫富分野的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和大马的种族架构下的政治联盟颇可谓之难兄难弟,虽然有点荒谬,但是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不觉有何不妥了。

把国家这么宏伟的第九计划下的数字这么样来耍弄固然不会为当权者所容;同样的,不断流失在不知何方的国家资源也不会为人民所容。但是可怜的人民,他们曾几何时有过知的权利呢?既然不知道,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容不容流失了。国家这个机构有把一切不利的因素封锁,都归之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机密的权力,这么一来就可以剥夺知的权利而把国家机构黑箱操作了。除非当权者有良心公开其实应该透明的帐目,否则,大家也就是在半信半疑下过日子了。

就如标志空气素质的数字,那也并非什么绝对值。在目前的乌烟瘴气之下,什么时候才会吹来一阵清风,把一切的烟霾驱散,还大家一片洁净的晴天。作为无力感甚重的人民,除了继续忍受之外,仍然是继续忍受。当权者们当心,人民的忍耐度是有极限的,万一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很难想象那会是如何的一番光景。除了祈望清风,大家是否也应该追问,为什么必须活在乌烟瘴气之下?为何能够忍受热点继续燃烧?
(2006/10/15)

标签: , ,